戴定一:画好物流升级的“智慧线”
2015-03-13 09:59:28
1071
0
胡国华
用工业4.0描绘
企业在改变观念之际,还要学习先进的革新理念,戴定一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差异化需求与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的矛盾中,德国工业4.0这一理念非常值得研究。他认为,其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智慧工厂和智慧生产,对促进物流业智慧升级很有借鉴意义,能给我们以明确的启发。
其中,智慧工厂指许多工厂可以成为合作联盟,形成较大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它的核心理念是依靠信息化、共赢的商业模式,一整套技术尤其是IT技术来组织分散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不单纯依靠产权。而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区分开,也考验着管理的控制力,依靠信息化透明化系统等一系列标准或工具,就可做到不依赖所有权也能够管好资产,并且竞争不为资产所累,这将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大趋势。
至于智慧生产,其讲的是流程如何解决柔性的问题,是指用更深入的分工合作完成更具复杂性、多样性、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生产也是依靠分工后的协同,所以信息技术成为协同流程、提升效率的有力工具。
德国工业4.0开出的药方就是八个字:“资源共享、流程协同”,指出了未来的道路是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深度分工合作。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加盟模式的实践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特别是在公路物流领域,卡行、安能等实践已见一定成效。物流企业应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看清形势和方向,吸收和利用德国工业4.0理念,更要在实际应用中围绕区域布局和产业生态现状,做出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加深合作,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参与密切的分工合作,寻求共赢之道,推出更多差异化服务和经营模式,以使企业能够顺应形势需要,借力突破。
借信息化添彩
企业在更新经营观念和方法后,升级智慧物流到了系统实施阶段,这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做好信息化。在物流信息化早期建设当中,管理者借信息技术将由人来判断和选择的操作,交由系统和设备自动判断和选择,进而实现透明化管理。其间由于产品和服务相对标准化,信息系统的选择判断功能也比较简单,从技术上看主要体现自动化特点。到了个性化价值驱动的时代,首先要求系统的选择判断功能能够像人一样随机应变,这就是智慧的第一步。因此当前智慧物流的信息化首先要突破现有标准,适应需求、管理的多样性,逐步实现更多选择,满足更多样化、柔性化需求,大规模地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解决更复杂问题。如果说传统工业化的思路是抹煞差异求共性来形成标准和规模,从而形成自动化,那么智慧时代的思路是在已有的共性标准中探寻差异的价值,结果是将现有的标准展开内部的结构化,使得差异化目标仍可自动化实现。
以智能机器人设备和系统为例,其可根据人的要求进行选择性操作,并依据操作规律进行学习,以便提高操作水平和物流效率,在智慧物流系统中,将能做的更加完善。比如,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做出较多分类,将一个产品分成若干类别,按颜色、材质、形状分类等,无论哪种分类,都可以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选择之一。而在物流运输系统中,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较多解决方案。比如,根据重车还是空车、速度快慢、价格高低等向用户提供选择,还可以因每个用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制定适合的服务方案。这样,每个用户都可以得到想要的服务方案。
不管是远大理想还是阶段目标,企业都要跟随时代需要使物流更具智慧,也就必须改变原有价值观、方法论和技术手段。其中价值观是指差异化需求的价值驱动,方法论是指依靠深度分工合作,即“资源共享、流程协同”,技术手段是指信息化进入到智慧阶段,具有多选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