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相关产业分工演化问题,而供应链管理或全球供应链布局则属于企业运营或跨国经营战略问题。
对产业“空心化”可以有两种视角:
一是全球视角,是指制造业生产能力和相关资本逐步向国外成本洼地转移,以致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与之相伴的则是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逐步增大,并处于主导地位。比如,二战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先是向日本、然后向亚洲“四小龙”、继而向我国大陆转移,成就了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作为“世界的加工厂”的独特经济地位。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均达到60%以上,美国的服务业产值占比达75%以上。而我国服务业产值占比到2013年才达到46.1%,但首次超过了制造业的贡献。
二是一国视角,即制造业资本迅速流向金融、房地产等高利润、高风险行业,制造业发展失去了持续的创新和品牌资本投入支持,以致后续发展乏力,不仅减少了国民就业岗位,而且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特别是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杠杆性泡沫风险被进一步放大,而服务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制造业基础则被严重削弱。
显然,我国目前的所谓产业“空心化”基本上属于第二种,实际是制造业本身的“空心化”,是制造业未老先衰的“空心化”。
问题是,在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微笑曲线”底端,是“世界的加工厂”而不是“世界工厂”的时候,在制造业创新设计、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品牌建设、标准确立等核心竞争力都还很弱,正需要抓住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历史机遇,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时候,大量资本从制造业退出,企业家对制造业“用脚投票”,这对增强国家竞争力、扩大国民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供应链不完善导致产业“空心化”
制造业“空心化”与企业供应链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不管是制造业企业“走出去”还是将“生产外包”,都会涉及与产业配套相关的供应链布局和管理问题,包括结构更复杂、协作链更长、管理难度更大、对企业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等。
如果为了追求更好的投资环境,或者消化过剩产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产品市场和成本洼地,主动实施相关产能和资本的转移,所谓的“空心化”实际就是企业“生产外包”或“走出去”以后留下来的负外部效应。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美国制造业振兴计划”就是前车之鉴。所以,制造业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有度,国家经济政策应有利于“生产外包”与“就业内包”协调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一定要依托制造业,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我国十三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来看,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把制造业企业留下来应是明智选择。
不过,现在就给我国制造业发展下个“空心化”的结论为时尚早。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空心化”苗头,但并非完全是市场和产业发展自发秩序使然。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制造业资本积累需要寻找更高利润的出路,也有诸如劳动力、原材料和环境成本迅速上升导致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等,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政府对市场的不当管制造成了社会资源错配,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善滞后于制造业生产力发展要求。
所以,我们现在要高度警惕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制造业企业家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滞后、行政垄断要素资源、金融市场过度压抑、房地产市场与政府土地财政直接挂钩,以及政府市场管制不当而用脚投票造成的所谓产业“空心化”。
化解危机亟待强化供应链管理
我们的问题不是要通过强化供应链管控和全球供应链布局来化解制造业“空心化”的危机,恰恰相反,我们要通过促进和增强制造业的发展来强化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并逐步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供应链布局的能力,即全球整合资源的能力。其中的物流管理能力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进程中,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不可避免。唯有扩大市场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体系,方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扎实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化实体经济发展基础,防止产业“空心化”。
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监管市场方式,致力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给制造业企业发展拓展出更大市场空间,亦会坚定制造业企业家创新市场的信心。
无论如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上升只是经济结构演化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作者系中国北方工业公司高级政策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