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干线卡班甩挂运输模式日渐成熟
2015-01-23 10:29:00
897
0
现代物流报  陈建文
  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模式,甩挂运输能大幅提升车辆的运输效率和货物运送速度,对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现代物流和综合运输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最近甩挂运输在区域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 “一线两点”向 “多点循环”转变

  前不久,在广州召开的“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智慧甩挂运输合作交流会”上传出信息,针对这四省制定的甩挂运输组织方案提出,在大通道沿线21个节点城市之间搭建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的合作平台,建立串式“甩挂接力”合作机制。目前,四省物流大通道的21个节点城市在加快谋划,其中安徽与广东智慧甩挂运输即将启动。

  在国家大力推进甩挂运输方式的背景下,以地方交通部门、企业自发组织成立的甩挂运输联盟,近两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成立的不同形式的甩挂联盟有华中甩挂运输联盟、山东省甩挂运输联盟、环渤海湾甩挂运输联盟、辽鲁货滚甩挂运输联盟、泛珠三角甩挂运输联盟、上海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甩挂)联盟、通辽甩挂运输区域合作联盟等。

  华中甩挂物流联盟秘书长王浩莹介绍,随着甩挂运输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甩挂运输联盟,区域信息平台的建立为甩挂运输注入新的力量。比如,2013年10月成立的华中甩挂运输联盟有39家企业,联盟成员中有24家企业是交通运输部甩挂试点项目单位。几个省份在小范围内建立合作团体,分享甩挂运输的信息,货运线路更加清晰,同时可享受区域内港口甩挂运输车辆作业费用的优惠政策。一些物流运输企业已经开始由“一线两点”专线甩挂模式向“多点循环”甩挂模式转变。

  对运输车辆标准化要求更高

  甩挂联盟在政策推进和试点实施过程中,离不开运输装备。如果采用大范围、多点循环的甩挂联盟方式运输,对牵引车生产企业与挂车生产一致性标准提出要求。甩挂物流运营里程比较长,牵引头会在不同的节点与不同的挂车匹配。相比“一线两点”式的甩挂运输,甩挂联盟方式运输对车辆的可靠性、标准化要求更高。

  从事甩挂运输的物流企业反映,甩挂运输技术标准不统一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规定,联盟内企业要形成所有牵引车与挂车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还比较困难。此外,甩挂联盟企业成员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如何实现统一信息平台运作,实现信息对接等,也是甩挂联盟企业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企业在选择运输车辆时,需要破解的技术难题集中在挂车上,明确半挂车的非机动车属性,是解决甩挂运输车辆管理相关问题的基础,目前对车辆的定义还不是很清楚。把牵引车作为主体,包括能否放宽挂车报废的年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允许双挂等等。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顾敬岩认为,物流运输车辆的标准化、轻量化程度低,互换性低。如果能互换,甩了能挂得上必须要标准化。还要解决车辆优化的问题,使车辆匹配得好,牵引车与挂车连接得当,能甩得下,连得上。

  另外,在货物装载与固定对应的装载技术方面,如果装载不当就会导致车辆重心偏离。这需要进行测试评价,车辆生产出来后需要大量测试试验,有一定保障后才能上路。
点赞
收藏
陈建文
共发表1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