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投资收购案例大汇总
2015-01-10 22:54:50
943
0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 
  近日网络爆出顺丰投资第二家落地配企业——深圳银捷速递,物流领域的投资一时又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国内物流领域的投资是最近几年的一个行业热点,关注者甚众,然而真正理清楚脉络的人不多,今天本人就以2006-2014年上半年物流行业一些代表性的投资案例为引子(详见附表),带领大家理一理这一领域的结构,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整体而言物流领域的投资主角有三个:资本、物流同行以及跨界者,三者投资的目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各异,接下来就分开来一个个的解码。

  一、追求投资回报率的资本

  首先,从资本说起。目前在物流领域活跃的资本PE属性的居多,他们以投资回报率为目标,以财务数据为主要投资依据,以商业模式作为重要投资标准。

  PE追逐的目标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行业TOP10企业

  行业排名top10的企业通常发展相对成熟,业务模式也已经经历了市场的考验,失败的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在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的细分领域,投资此类企业培育出行业巨头的概率大大增加。

  如钟鼎创投投资的德邦物流,在零担市场排名第一;中信产业基金投资的天地华宇在零担市场排名第二,齐力资本投资的新邦物流,在零担物流市场排名第四,要不是排名第三的佳吉坚持自主发展,相信现在也早有资本进入了。

  在快递市场,元禾控股、招商局、古玉资本和中信资本联合投资的顺丰是中国民营快递的龙头,并且地位稳固,红杉资本投资的中通快递也是国内快递市场TOP10的标的。

  红杉资本等投资的上海郑明现代物流在冷链市场也是佼佼者,2013年在国内冷链市场排名第4。

  2、拥有独特商业模式企业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盈利和后续竞争性的根本保障,再佐以资本的主力,未来投资回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因此也是此类企业备受资本追捧的原因之一,即使其规模可能很小,甚至还在盈利边缘挣扎。

  此领域的代表性投资有,红杉资本和华平资本投资的安能物流,钟鼎创投投资的卡行天下,以及振泰资本投资的绿蚂蚁网等。

  3、优秀的管理团队

  此类投资的标的企业往往规模和商业模式不一定具有领先优势或者独特性,但投资人看好管理团队,认为只要资源到位,企业的未来发展不是问题。

  如力鼎资本、鹏康投资、凤凰资本,以及云峰基金等对全峰快递的投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看好陈加海本人。

  当然,最近两年伴随着国内并购基金的兴起,以及其对物流领域的关注,未来物流领域的投资还会呈现出新的特征,本身业务结构中有优势资产的经营不善的“烂西红柿”类企业可能会成为新宠。还有就是,借助资本纽带将本来不相关的企业拼装到一起打造一个多功能的物流实体,然后再将其出售的模式也可能会出现。

  二、追求业务发展的物流同行

  物流企业对同行的投资/并购这几年也不在少数,整体而言此类投资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类:完善网络、市场进入以及业务补充,以及某些行业领军人物的再入江湖,减少竞争也是通航并购的重要模式之一,但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还比较少。

  1、完善网络

  此类收购通常是企业为了完善其在国内市场的布局,而进行的同类型企业收购,代表性案例有友和道通在原速尔快递网络的基础上接手中外运速递、全一快递和香港金果快递,飞豹快递收购鑫飞鸿等。

  2、市场进入

  市场进入类收购又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国外物流企业为了进入中国而对本土关联物流公司的收购,以及本土物流企业业务拓展,或强化原有重点业务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跨界收购。

  其中,早先的联邦快递收购大田物流,TNT集团收购华宇,以及近期的大韩通运收购中国思锐国际物流等属于第一类。

  本土物流通过收购进行业务多元化拓展的典型代表有,重庆百货收购庆荣物流,天地华宇收购如风达快递,以及近期网上盛传的顺丰集团对北京落地配企业小红帽的收购等。

  3、业务补充

  此类收购是主体企业为了克服自身业务短板,或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而进行的关联投资,代表性的有阿里巴巴先后投资海尔日日顺物流、卡行天下、百世物流和一达通等;此外顺丰对小红帽的收购如果属实,应该也有此方面的原因,毕竟顺丰冷链的终端配送很多依赖与落地配企业的合作。此外,早先普洛斯对上海宇培的投资应该也有此方面的原因,方便拿地,不影响自身品牌定位的同时,适当切入中低端市场。

  4、个人行为

  此类收购多为行业细分领域的实力人物为了东山再起,或者再入江湖等原因而进行的收购,代表性的有徐建荣投资能达快递,吴传龙团队投资快捷快递,以及某未知人士对优速快递的投资,以及奚春阳投资天天快递等,此类投资受限与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往往收购不到优良资产,再加之行业经验的“保质期”等因素影响,多数经营效果并不理想。

  未来几年,个人行为的投资会进一步减少,完善网络的投资在部分细分市场依然会持续,如冷链市场等;而市场进入和业务补充性质的投资在资本的助力下,投资的规模和速度会进一步加大加快,部分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增加,而极具实力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将会现身。

  三、追求多元化布局的跨界者

  此类收购多为物流不相关企业的跨界进入,他们此举要么是出于投机的需求,要么是出于产业多元化的需要,此类收购失败者众,但其中也蕴含着真正的行业颠覆者。

  1、出于“投机”目的的跨界

  此类投资典型的特征就是追逐“热点”,投资者本身对业务并不十分了解,看哪个细分领域热就投资哪个细分领域,此类案例多发生在快递、生鲜冷链物流等领域,并且领衔的多为房地产公司,如红楼集团对CCES的投资,世合集团收购汇强快递,田园牧歌的创立以及后续其被弘航集团的接盘多少也都有点这方面的意味,此类投资不排除会有意外的发生,但整体成功率会非常的低。

  2、处于“战略”层面的布局

  此类投资多为行业领军企业领衔,投资动机多为看准某种趋势,并结合自身行业的优势对其进行系统布局,代表性的案例有腾讯投资华南城,万科投资物流地产、联想借助收购手段筹建增益供应链。

  此方面的投资同样会面临跨界经营的各种风险,但是其中也蕴含的“颠覆”的基因,有钱、有人、有魄力并且拥有某些领域的成功运营经验,他们的加入对于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很多的变数,比如说腾讯与华南城在重庆的试点,如果成功并推广开来,对现有的“公路港”模式将会造成巨大冲击。

  物流领域的投资逻辑解析完了,虽然乍听下来有点复杂,其实运作起来也是有章可循的,并且对于这类原理的深入洞悉,还会发掘出新的机遇,比如说知道了物流企业的投资动机,那么资本在寻求潜在标的时是不是就有了新的方向?对于想找个好靠山或者找个金主的中小物流公司,是否可以根据各路买家的需求而调整自身定位?而对于那些拥有巨大市场需求,但一时尚无真正领先企业出现的细分领域又该如何挖潜?这些都是异常有意思的话题,当然想知道进一步细节就需要私下交流了。
点赞
收藏